银法协力,破局破产重整企业征信难题

来源:中国人民银行永州市分行   发布时间: 2025-05-09


一、背景介绍

近年来,永州市破产企业数量呈上升态势,破产重整企业的征信问题日益突出。湖南金宝涟交通设施工程股份有限公司、湖南希尔天然药业公司、湖南和顺医药有限公司等3家破产重整企业,因原企业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中的不良信贷记录,面临结算难、融资难、经营难等困境。这些企业多频次、多渠道向商业银行、人民银行、政府部门和人民法院等相关单位提出申请,希望将信贷记录展示为结清状态,以实现信用重塑。人民银行永州市分行联合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创新机制、畅通渠道、完善做法,百分百满足3家企业征信问题处理需求,充分保障了永州市破产重整企业公平竞争环境。

二、主要做法

    (一)实地调研,精准把脉痛点

1.信用代码沿用之困:破产重整成功后,上述3家企业未重新注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,导致新企业征信报告包涵老企业不良信息,严重影响融资、业务及结算。如贷款遭拒、失去竞标资格、无法网上收款和办理贴现业务等。

2.商业银行操作梗阻依据《征信业管理条例》,企业有权对错误征信信息提出异议。但对于破产重组企业因信用代码未变更带来的不良信息,商业银行大部分不予认可或受理,即便受理也推进不力,且全国可借鉴案例极少。

3.央行法院机制短板上级法院、人民银行虽给出了指导性意见,但针对破产重整企业征信问题的硬性要求、操作流程和责任落实缺失,人民银行永州市分行和永州市中级法院工作指导缺乏有力政策支撑。

    (二)银法联动,协同破解难题

    1.深入调研寻共识:人民银行永州市分行对全市134家破产企业进行了统计分析,调研了19家商业银行,并实地走访了3家需求企业,与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梳理政策、探讨方案,坚定助企纾困、优化营商环境决心。

    2.政策引领建机制:2024年,双方联合出台《永州市破产重整企业征信问题处理攻坚行动方案》,明确了问题处理标准和方法,压实人民银行、人民法院、商业银行和破产重整企业多方责任。

    3.合力攻坚解难题:商业银行积极向上级行请示汇报争取到支持,人民银行、人民法院以文件、公函、书面证明等形式明确要求、落实责任,共同推动问题得到解决。

三、工作成效

(一)企业信用重焕生机。3家破产企业征信报告中的不良贷款信息部分删除,部分更正为结清状态,满足甚至超出企业预期,恢复了正常融资和经营能力。

(二)长效机制落地生根。永州市不仅实现了3家破产重整企业征信问题处理需求清零的努力目标,也建立了一套符合实际、操作性强、可借鉴推广的长效处理机制,为后续类似问题解决提供制度保障。

(三)营商环境持续优化。永州市破产重整企业征信问题的妥善处理,是人民银行永州市分行和人民法院助力企业重整的关键举措,也是永州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实践,进一步增强永州企业的商业竞争力,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
附件: